> 重點(diǎn)推薦 > 潭江鎮(zhèn)各村社區(qū)歷史沿革

潭江鎮(zhèn)各村社區(qū)歷史沿革

1962年3月成立潭江居民委員會(huì),2001年9月改稱潭江社區(qū)居民委員會(huì)。

新中國成立后稱潭江鄉(xiāng)。

1959年稱潭江大隊(duì)。

1983年又并為潭江鄉(xiāng)。

1986年該稱潭江村委會(huì)。

1987年劃出轉(zhuǎn)水、中田成為三個(gè)大隊(duì)。

1989年與潭江居委會(huì)合并稱潭江居委會(huì)。

1999年稱潭江村村民委員會(huì)。

解放后與柳下合稱楓柳鄉(xiāng)。

公社化時(shí)稱楓坑大隊(duì)。

社改鄉(xiāng)時(shí)稱楓坑村。

潭江改區(qū)時(shí)稱楓坑鄉(xiāng)。

改鎮(zhèn)后稱楓坑管理區(qū)。

1999年稱楓坑村委會(huì)。

新中國成立初期與粉輋并稱勝溪鄉(xiāng)。

1959年稱勝溪大隊(duì)。

1973年粉輋又劃出另一大隊(duì),勝溪與湯沙并稱勝溪大隊(duì)。

1983年稱勝溪鄉(xiāng)。

1987年稱勝溪村委會(huì)。

1989年稱勝溪管理區(qū)。

1999年稱勝溪村村民委員會(huì)。

新中國成立后稱大勝鄉(xiāng)。

1959年稱大勝大隊(duì)。

70年代后期分為三個(gè)大隊(duì),1983年又并稱為大勝鄉(xiāng)。

1986年稱大勝村委會(huì)。

1989年稱大勝管理區(qū)。

1999年稱大勝村村民委員會(huì)。

1958年為富溪大隊(duì),1983年為富溪鄉(xiāng)。

1987年為富溪管理區(qū)。

1999年稱富溪村村民委員會(huì)。

該大隊(duì)主要由降福片和十八到片組成,而降福田村又是中心地帶。

1958年成立大隊(duì)時(shí)命名為新田大隊(duì),后因重名,于一九八一年改名為降福大隊(duì)。

1983年稱降幅鄉(xiāng)。

1987年稱降幅管理區(qū)。

1999年稱降福村村民委員會(huì)。

新中國成立初期稱岳坑鄉(xiāng),后稱溪西鄉(xiāng)。

1959年稱丹竹洋大隊(duì)。

1983年稱丹竹洋鄉(xiāng)。

1987年稱丹竹洋管理區(qū)。

1999年稱丹竹洋村民委員會(huì)。

新中國成立后與三洲溪稱西溪鄉(xiāng)。

1958年稱西溪大隊(duì)。

1972年三洲溪分出另成一個(gè)大隊(duì)。

1983年與三洲溪合并稱西溪鄉(xiāng)。

1986年三洲溪分出,稱溪西管理區(qū)。

1999年稱溪西村委會(huì)。

據(jù)說明代甲辰年發(fā)生大洪水,從上游漂流三條豬到此地河邊,故稱三豬溪。

因豬與洲諧音,故后取三洲溪之名。

原屬溪西鄉(xiāng)。

1983年分出稱三洲溪大隊(duì)。

1987年稱三洲溪管理區(qū)。

1999年稱三洲溪村村民委員會(huì)。

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1958年稱官上大隊(duì)。

文革期間稱官上革委會(huì)。

1983年改為官上鄉(xiāng)。

1986年改為官上管理區(qū)。

1999年稱官上村委會(huì)。

1958年改為官溪大隊(duì)。

1983年改為官溪鄉(xiāng)。

1986年為官溪管理區(qū)。

1999年稱官溪村村民委員會(huì)。

原屬白茫畬。

新中國成立后改為官下大隊(duì)。

1985年為官下管理區(qū)。

1999年稱官下村委會(huì)。

1973年從社輋大隊(duì)分出,為然新大隊(duì)。

1983年改為然新鄉(xiāng)。

1986年改為然新管理區(qū)。

1999年稱然新村村民委員會(huì)。

由廖氏祖先在此創(chuàng)居,1978年前為箭竹大隊(duì),1986年改為箭竹管理區(qū),1999年稱箭竹村村民委員會(h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