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上猶縣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歷史沿革

上猶縣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歷史沿革

1949年8月16日解放。

1949年為東山鎮(zhèn),1950年改為東山鄉(xiāng)。

1951年9月并入城關鄉(xiāng),1953年恢復東山鎮(zhèn)。

1976年11月城關人民公社水南大隊劃歸東山鎮(zhèn)。

1992年城關鄉(xiāng)并入東山鎮(zhèn),2001年8月中稍、沿湖鄉(xiāng)并入東山鎮(zhèn)。

1950年屬清湖、茶坑鄉(xiāng)。

1957年上猶江水電廠在此建成,1958年8月設立陡水鎮(zhèn)。

1960年7月改為陡水人民公社,1961年4月恢復陡水鎮(zhèn)。

1968年12月并入清湖公社,1970年恢復陡水鎮(zhèn)。

1981年將清湖公社的茶坑、月仔、紅星、賴塘4個大隊劃歸陡水鎮(zhèn),2003年6月西龍并入紅星村,賴塘并入月仔村。

1934年始劃歸為上猶縣。

1949年前為社溪鄉(xiāng),1949年初分社溪、滸田、麻田、建助四個鄉(xiāng)。

合作化時滸田鄉(xiāng)并入社溪鄉(xiāng),建助鄉(xiāng)并入麻田鄉(xiāng)。

1958年社溪、安和、藍田、麻田四個鄉(xiāng)合并成立社溪公社。

1961年8月按原四個鄉(xiāng)分為社溪、安和、藍田、麻田四個公社,1964年3月麻田公社并入社溪公社。

1968年冬撤銷安和公社,將其中七個大隊并入社溪公社,1972年恢復安和公社。

1984年5月恢復鄉(xiāng)建制,1987年4月更名為社溪鎮(zhèn),2001年8月與藍田鄉(xiāng)合并為社溪鎮(zhèn)。

明代為禮信鄉(xiāng),清代為石溪隘,1931年為第一區(qū),1933年為第五區(qū),1941年營前鄉(xiāng)改為鎮(zhèn),1948年改為鄉(xiāng),1950年營前為第六區(qū),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建制,1984年5月恢復鄉(xiāng)建制,1987年4月營前鄉(xiāng)改為建制鎮(zhèn)。

1950年初屬第一區(qū),分黃沙、東塘、太平、豐崗、南村5個鄉(xiāng)。

1958年合并屬城關人民公社,為黃沙片。

1961年8月黃沙片從城關公社分出成立黃沙人民公社。

因地區(qū)內(nèi)重名,1983年9月15日更名為黃埠公社,1984年5月恢復鄉(xiāng)建制,2001年8月撤黃埠鄉(xiāng),設黃埠鎮(zhèn)。

1949年前屬寺下鄉(xiāng)和陶朱鄉(xiāng)。

1949年初屬第四區(qū),有寺下、生產(chǎn)、泥坑(原三合鄉(xiāng)一部份)、珍珠四個鄉(xiāng),后合為寺下鄉(xiāng)。

1958年8月寺下、陶朱兩鄉(xiāng)合并成立寺下公社。

1968年冬撤銷安和公社,將其黎明、聯(lián)合、新建三個大隊并入寺下公社。

1972年9月恢復安和公社,這三個大隊又劃歸安和公社。

1984年恢復鄉(xiāng)級建制,更名為寺下鄉(xiāng)。

2014年1月,改名為寺下鎮(zhèn)。

1950年屬第二區(qū),有聯(lián)合、梅水、新建、園村、上坪五個鄉(xiāng),1958年屬城關人民公社梅水片、園村片,1959年5月,梅水片、園村片從城關人民公社析出成立梅水人民公社,同時,鐵扇關墾殖場的窯下、黃竹、九曲劃屬梅水人民公社,1961年8月分出園村人民公社,1964年3月園村人民公社并入梅水公社。

1984年5月恢復鄉(xiāng)建制。

1949年屬第二區(qū),有大元、梅嶺、新田、油石、龍形、清溪等鄉(xiāng)。

1955年并為油石鄉(xiāng)。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建制,油石并入城關人民公社,為油石片。

1961年3月城關公社分出油石公社。

1963年2月油石公社分出大元公社。

1964年3月大元公社并入油石公社。

1984年5月恢復鄉(xiāng)建制。

明代屬崇教鄉(xiāng)童子里,清代屬淡竹隘,1932年屬陶朱鄉(xiāng)、嚴湖鄉(xiāng),1950年屬第三、四區(qū),有安和,陶朱,車田,蘆山等鄉(xiāng),后并為安和、陶朱鄉(xiāng)。

1958年安和鄉(xiāng)并入社溪公社,陶朱鄉(xiāng)并入寺下公社。

1961年8月按原安和鄉(xiāng)、陶朱鄉(xiāng)范圍成立安和公社、陶朱公社。

1964年3月陶朱公社的新華、茶壇、壇前、垇下等大隊并入寺下公社,黎明、聯(lián)合、新建等大隊并入安和公社。

1968年撤銷安和公社,黎明,聯(lián)合,新建三個大隊劃歸寺下公社,其余七個大隊劃歸社溪公社。

1972年恢復安和公社。

1984年恢復鄉(xiāng)級建制更名為安和鄉(xiāng)。

1953年置新店鄉(xiāng),1958年改公組,1981年更名雙溪公組,1983年置雙溪鄉(xiāng),隸屬觀音區(qū)公所領導。

2004年4月進行村組建制調(diào)整,沿用至今。

1950年屬第五區(qū),1956年因建陡水水庫,龍門圩遷至羅屋排,龍門、東山、勝利、古田屬鐵扇關墾殖場。

1961年8月分為金盆、大乙2個人民公社,1963年7月鐵扇關墾殖場集體部分劃出設立龍門人民公社。

1968年12月撤銷龍門公社,愛聯(lián)、古田、群樂、龍門大隊并入金盆公社,濁水大隊劃歸梅水公社,井子大隊劃歸金盆公社,1972年9月恢復龍門公社。

1984年5月恢復鄉(xiāng)建制,設金盆、龍門鄉(xiāng),1985年3月龍門鄉(xiāng)更名為水巖鄉(xiāng),2001年8月撤金盆鄉(xiāng)并入水巖鄉(xiāng)。

清代曾設平富隘。

1949年為平富鄉(xiāng)。

1950年屬第六區(qū),有平富、莊前、上寨等鄉(xiāng)(今羅洞大隊解放前屬崇義縣,建國初劃歸上猶縣,屬上寨鄉(xiāng))。

1958年除上寨鄉(xiāng)(包括下寨、橫坑、羅洞)屬五指峰墾殖場外,其余屬營前公社。

1959年5月上寨鄉(xiāng)劃屬營前公社。

1961年營前公社分為營前、石溪、平富、莊前公社。

1964年3月莊前公社并入平富公社。

1968年平富公社并入營前公社。

1979年元月恢復平富公社(合河大隊仍留屬營前公社)。

1984年5月恢復鄉(xiāng)建制。

清末屬匹袍隘,1931年土地革命時期為第一區(qū)鵝形鄉(xiāng),1950年為第六區(qū),1952年設立黃沙坑區(qū)為第七區(qū),1956年6月劃入營前區(qū)管轄,1958年合并為鵝形鄉(xiāng),1969年9月五指峰墾殖場分出五指峰人民公社,1970年4月五指峰墾殖場改為五指峰林場。

1984年5月恢復鄉(xiāng)建制。

此地原屬南康縣,明正德年間建立崇義縣時劃給崇義縣。

1934年歸屬上猶縣.建立紫陽鄉(xiā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第四區(qū)紫陽鄉(xiāng)管轄。

1953年分設紫陽、民主、共和、互助、合作鄉(xiāng)。

1958年5鄉(xiāng)合并置紫陽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撤社復名紫陽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