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光德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光德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光德之名由來已久,謂顯揚有德之人,“天胙光德而隕明忒”,李軌注:”天之所福光顯有德而今隕之者,明乎秦楚忒惡之所致。宋、元時期即有光德鄉(xiāng),隸潮州海陽縣。[詳細]
原稱樟溪上村,因“漳”與“樟”同音,故名上漳。[詳細]
原稱漳溪下村,后改稱“下漳”。[詳細]
“九社”是取原“九子畬”的“九”加之農業(yè)合作社的“社”字,故名九社。[詳細]
原稱雷公坪,后因雷公二字很逆耳、不順聽,而改稱雷封坪,簡稱雷封,后來由于新的知識傳播,覺得“封”字帶有封建色彩,因山多的特點,又把“封”改為“峰”,故名雷峰。[詳細]
民國時稱“沙坪”,后改稱“砂坪”。[詳細]
因該地有一大石(石示),在石(石示)上稱“上(石示)”;2021年5月“上石示村”改為“上寨村”。[詳細]
據大片頭林石眉老人生前說及文字記載,澄坑有600多年歷史,以山區(qū)為主,先入鄉(xiāng)的是陳姓,此中間有條坑,8個行政村的水流入澄坑,匯流注入高陂韓江,故名澄坑(陳坑)。現在人們習慣叫“下澄坑”。[詳細]
1958年從澄坑分出,因地勢高,故名上澄。[詳細]
據傳村內有烏金砂礦,俗稱烏嶺,“有金則富”,又稱富嶺;又傳在清時期,順治帝封吳鉤為鐵印總兵大臣后,有一次他帶國師路過富嶺找建墳地位址,路過定光寺,說要在定光寺建墳地,因定光寺供奉佛母娘,受群眾的崇拜和信仰,而遭到村民的反對,當時,吳鉤說不建也好,不同意也罷,要烏嶺群眾在一夜之間拿出700兩銀子,另加一斗秕子;當夜烏嶺群眾即湊足700兩銀子和一斗秕子,第二天一早交給吳鉤,吳鉤很驚訝,說此地不是烏嶺,而是富嶺,故名富嶺。[詳細]
先民遷居在此,發(fā)現有塊開闊坪地,且海拔高于鄰村的富嶺,故名上坪。[詳細]
說明:數據源自網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