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該街南部有急遞鋪第八所(驛站),距城內縣衙三里,俗稱三里鋪。20世紀初逐漸形成街道,取地名“堡”字代“鋪”,稱三里堡街。 |
馮玉祥在豫時,因有隴海鐵路經過城南,大南門交通壅塞,故臥龍街南端辟開城墻,建新城門,命名“新門”,并修建自新門至火車站的道路,稱新門關大街,后更名為新門關街。街道以街命名,稱新門關街道。 |
傳官坊西街一帶原稱太平莊,清代,該街東側設接官廳,為接待進城官員機構,俗稱官房。另一說,傳清末時,官方為賑災,建部分民房供災民居住,俗稱官房莊,后諧音稱官坊,20世紀初開始形成街道,稱官坊街。 |
清末,該街一帶因賣菜商戶居多,稱南菜市。20世紀初形成街道,1935年稱南菜市街,后稱菜市街。 |
本區(qū)域位于開封城南郊區(qū),故稱南郊鄉(xiāng)。 |
明洪武八年(1375)和永樂十五年(1417)有向河南祥符移民事,當時有汪姓從山西移此定居成村,屯墾為業(yè),稱汪家屯,后簡稱為汪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