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陽古屬雍州。 商時屬鬼方,西周為獫狁所轄。 春秋時為林胡、白翟地。 戰(zhàn)國初屬魏,置上郡。 秦為上郡。 漢仍置上郡,并設龜茲、鴻門、獨樂三縣。 三國為匈奴所據(jù)。 東晉時,初屬后趙,置上郡。 后屬前秦,又屬后秦。 赫連勃勃建大夏國,為大夏國都統(tǒng)萬城隸地。 北魏滅夏,置夏州。 并在原漢龜茲縣設上郡,屬國城。 北周時設銀州,為銀州州治。 后周置稱渾戌。 隋開皇初改德靜鎮(zhèn)。 大業(yè)九年(613年)置德靜縣,屬朔方郡。 唐設銀州(治儒林)。 宋代為西夏地,設左廂神勇軍司,監(jiān)軍司駐地稱彌陀河。 元為延安路管轄,為米脂縣地。 明初為延安府管轄,仍屬米脂縣。 明成化七年(1471年)設榆林衛(wèi),成化九年(1473年)榆林衛(wèi)治所由綏德遷至榆林,設榆林鎮(zhèn)。 清初,仍沿明代舊制。 雍正八年(1730年)榆林衛(wèi)改設榆林府、榆林縣,府治榆林縣。 民國初(1913年)廢府置榆林道,道治榆林縣。 1933年撤銷道制,1935年設陜西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署駐地榆林縣。 1946年10月榆林縣東南部鎮(zhèn)川、清泉等地和橫山縣響水、武鎮(zhèn)等地解放,建立鎮(zhèn)川縣人民政府(駐地鎮(zhèn)川堡)。 轄鎮(zhèn)川、鹽灣、清泉、魚河、武鎮(zhèn)、響水6個區(qū),42個鄉(xiāng)。 1949年4月鎮(zhèn)川縣改設為榆林縣。 同年6月1日榆林和平解放,設榆林市人民政府。 1950年4月,榆林市并入榆林縣。 同時與橫山、神府縣相互調(diào)整區(qū)劃,榆林縣武鎮(zhèn)區(qū)、響水區(qū)劃予橫山縣,橫山縣河北區(qū)劃予榆林縣,神府縣開光區(qū)、雙建區(qū)劃予榆林縣。 1953年末轄榆林市及鎮(zhèn)川、清泉、上鹽灣、魚河、古塔寺、青云山、安崖底、雙山堡、牛家梁、孟家灣、馬合、芹河、巴拉素13個區(qū),87個鄉(xiāng)(街),823個村,12個居民委員會。 1956年3月調(diào)整為9個區(qū)、1個直屬鄉(xiāng)。 1958年9月撤區(qū)并鄉(xiāng),設23個鄉(xiāng)(鎮(zhèn))。 同年12月橫山縣并入榆林縣,轄33個人民公社(鄉(xiāng)鎮(zhèn))、97個生產(chǎn)管理區(qū)、469個生產(chǎn)大隊。 1961年9月榆林橫山分縣后,榆林縣轄28個人民公社,3個代政農(nóng)場,下設388個生產(chǎn)大隊,19個分場。 此后全縣區(qū)劃雖經(jīng)數(shù)次調(diào)整,但榆林縣轄域再未變動。 1984年7月實行政社分設,恢復了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建置,轄4鎮(zhèn)24鄉(xiāng),4個街道辦事處,86個居民委員會,480個村民委員會,1633個自然村。 1988年9月撤銷榆林縣設立榆林市(縣級)。 1989年7月撤榆林鎮(zhèn)及其下屬8個辦事處,設榆陽鄉(xiāng)和鼓樓、新明樓、上郡路、青山路4個街道辦事處(鄉(xiāng)級)。 1999年末全市轄10個鎮(zhèn)、18個鄉(xiāng)、4個街道。 2000年6月撤銷榆林市設榆陽區(qū),榆林地區(qū)改設為榆林市,榆陽區(qū)隸屬榆林市。 2001年12月轄12個鎮(zhèn)、12個鄉(xiāng)、4個街道。 2003年3月增設崇文路、航宇路、駝峰路3個街道辦事處。 2011年10月,撤銷安崖鎮(zhèn)與大河塔鄉(xiāng)合并設立大河塔鎮(zhèn);撤銷劉千河鄉(xiāng)與青云鄉(xiāng)合并設立青云鎮(zhèn);撤銷余興莊鄉(xiāng)與古塔鄉(xiāng)合并設立古塔鎮(zhèn)。 2000年7月,縣級榆林市改為榆陽區(qū),沿用至今。 |
西周為犬戎、西申(白翟)地。 東周、春秋時屬林胡地。 戰(zhàn)國北屬林胡,南歸魏境。 秦屬上郡膚施縣。 西漢分屬朔方刺史部上郡奢延縣和膚施縣。 東漢屬并州刺史部上郡膚施、奢延縣,今響水一帶屬圁陰縣。 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后屬大夏、前趙、前秦、后秦。 北魏屬夏州化政郡巖綠縣。 北周保定三年(563)今橫山鎮(zhèn)東黨岔為銀州治,隋開皇三年(583)于州治兼設儒林縣,大業(yè)十三年(617)屬梁國。 清雍正九年(1731)升懷遠堡置懷遠縣,屬榆林府。 1913年改懷遠縣為橫山縣,隸屬榆林道。 1928年榆林道撤消,省直轄。 1935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6年陜甘寧邊區(qū)橫山縣政府由初設的韓岔遷殿市鎮(zhèn)。 1948年屬榆林分區(qū),1949年11月設河北區(qū),1950年初,河北區(qū)劃榆林,1958橫山縣制撤銷,本境分別劃入榆林、靖邊、米脂縣。 1961年9月,恢復橫山縣,2015撤縣設區(qū)改設橫山區(qū),至今。 |
境內(nèi)春秋屬晉國。 戰(zhàn)國屬魏國,后屬趙國。 隋開皇十年(590)在北部復設富昌縣,五代后唐天祐七年(910)升鎮(zhèn)為縣,八年(911)升府州領府谷縣(今府谷縣城)。 正大三年(1226),復設府谷縣,咸淳六年(1269),州廢,并建寧縣入府谷縣,隸葭州。 洪武六年(1373)廢,十三年(1380年)復置縣,仍屬葭州,成化七年(1471)屬榆林衛(wèi),弘治十八年(1505)屬神木道。 1949年6月1日榆林和平解放,設榆林分區(qū),府谷縣改屬陜甘寧邊區(qū)榆林分區(qū),府谷共轄8個區(qū)委。 清初屬延安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屬葭州,乾隆元年(1736年)改屬榆林府。 1912年,廢府制,歸省直屬。 1914年,改屬榆林道。 1926年,廢道制,復歸陜西省直屬。 1949年6月1日榆林和平解放,設榆林分區(qū),府谷縣改屬陜甘寧邊區(qū)榆林分區(qū),1958年12月,府谷縣與神木縣合并。 1968年3月,府谷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屬榆林地區(qū)。 1981年12月,恢復府谷縣人民政府,隸屬榆林地區(qū)行政公署。 2000年7月,榆林撤地設市,府谷縣隸屬榆林市。 |
春秋時屬晉、魏、秦屬上郡,漢置上郡奢延縣。 東晉、十六國時為后趙,前秦之地,東晉義熙三年(407),后秦劉勃勃(后改姓赫連氏)占據(jù)上郡,建大夏國,并筑統(tǒng)萬城。 明成化中于今縣西南新城堡設靖邊營,取綏靖邊遠之意。 清雍正九年(1731)始置靖邊縣,屬榆林府。 乾隆八年(1743)改屬延安府。 同治八年(1869)縣治移至鎮(zhèn)靖堡。 1912年屬榆林道。 1935年鎮(zhèn)靖解放,民國政府遷往寧條梁鎮(zhèn),5月份成立了靖邊縣蘇維埃政府(稱西靖邊)。 9月份陜北工農(nóng)民主政府在青陽岔成立靖邊縣蘇維埃政府(稱東靖邊)。 1936年9月在杜元峁建立新城縣(西靖邊)。 1937年三縣合并仍設靖邊縣。 1941年直屬陜甘寧邊區(qū)。 1942年政府由鎮(zhèn)靖遷至張家畔,將鳳凰、羅澗劃入?yún)瞧鹂h。 1945年寧條梁劃入安邊縣。 解放戰(zhàn)爭時期靖邊縣屬三邊分區(qū)。 1949年7月改屬延安分區(qū)。 1950年屬榆林分區(qū),1968年屬榆林地區(qū),2000年7月屬榆林市。 2001年撤中山澗鄉(xiāng)、水路畔鄉(xiāng)合并成立中山澗鎮(zhèn),撤三岔渠鄉(xiāng)并入東坑鎮(zhèn),撤新農(nóng)村鄉(xiāng)并入張家畔鎮(zhèn),撤畔溝鄉(xiāng)并入青陽岔鎮(zhèn),轄9個鎮(zhèn)、13個鄉(xiāng)、1個國營農(nóng)場。 2011年撤五里灣鄉(xiāng)并入周河鎮(zhèn),撤大路溝鄉(xiāng)、楊米澗鄉(xiāng),合并成立楊米澗鎮(zhèn),撤天賜灣鄉(xiāng)、喬溝灣鄉(xiāng),合并成立天賜灣鎮(zhèn),撤高家溝鄉(xiāng)并入楊橋畔鎮(zhèn),撤新城鄉(xiāng)并入王渠則鎮(zhèn),轄11個鎮(zhèn),6個鄉(xiāng)。 |
北魏神元年(428)平赫連昌后,于今定邊縣設大興郡。 太和十二年(488)于東境設新(即國字)縣,西魏大興郡改名五原郡。 北周時置大興縣,為大興郡治。 隋開皇三年(583)廢郡、縣。 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定邊城,后置軍。 明正統(tǒng)二年(1437)于今址設定邊營,取底定邊遠地方之意。 清雍正九年(1731)改設定邊縣,屬延安府。 1913年屬榆林道。 1928年直屬省。 1937年于縣設陜甘寧邊區(qū)三邊專署,后改為三邊分區(qū)。 1949年8月,設定邊縣人民政府,屬陜西省陜北行署。 1950年屬榆林專區(qū)。 1981年縣革命委員會改為縣人民政府。 1984年改人民公社為鄉(xiāng)(鎮(zhèn)),轄4個鎮(zhèn),26個鄉(xiāng)。 1997年12月,賀圈、白泥井、楊井、白灣子、堆子梁、新安邊、姬塬7個鄉(xiāng)改為鎮(zhèn)建制。 至此共轄11個鎮(zhèn),19個鄉(xiāng)。 2001年12月,撤并劉峁塬、堡子灣、羅龐塬、胡尖山、海子梁5個鄉(xiāng)。 至此共轄11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 2011年6月,撤并王盤山、白馬崾崄、黃灣、周臺子、武峁子5個鄉(xiāng),轄15個鎮(zhèn),5個鄉(xiāng)。 至此共轄20個鄉(xiāng)鎮(zhèn)。 |
夏商為雍州地,春秋為赤翟、白翟之地,戰(zhàn)國屬魏上郡,秦設上郡,漢為翟國,三國兩晉時為州地,隋唐為綏州、雕陰郡,宋為綏德軍、綏德州,明為延綏鎮(zhèn)、綏德州,清為直隸州。 1913年廢州設綏德縣,隸榆林道。 1933年撤銷道制,綏德縣直屬陜西省。 1944年,綏德分區(qū)增轄新成立的子洲縣。 1948年,綏德分區(qū)又增轄橫山縣、鎮(zhèn)川縣。 1949年,綏德分區(qū)改屬陜北行政公署。 1950年,綏德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綏德分區(qū)專員公署(綏德專區(qū)),隸屬陜西省,轄綏德、米脂、佳縣、吳堡、清澗、子洲、子長、延川等8縣。 1956年,綏德專區(qū)撤銷,劃屬榆林專區(qū)。 1958年,清澗、子洲、吳堡3縣并歸綏德縣,1961年劃出。 1969年榆林分區(qū)專員公署(榆林專區(qū))改稱榆林地區(qū)行政公署,綏德縣屬之。 2000年,榆林地區(qū)行政公署撤銷,設立地級榆林市,綏德縣屬之,沿襲至今。 2001年撤蘇家?guī)r鄉(xiāng)并入崔家灣鎮(zhèn),撤土地岔鄉(xiāng)并入滿堂鄉(xiāng),撤田家岔鄉(xiāng)并入義合鎮(zhèn),全縣共轄11鎮(zhèn)9鄉(xiāng)。 2011年撤銷馬家川鄉(xiāng)并入中角鄉(xiāng)設中角鎮(zhèn);撤趙家砭鄉(xiāng),并入四十里鋪鎮(zhèn);撤河底鄉(xiāng),部分村劃棗林坪鎮(zhèn),部分村劃定仙焉鎮(zhèn),全縣共轄12鎮(zhèn)4鄉(xiāng)。 |
周屬翟國。 春秋屬白翟,后翟人降晉歸屬晉國。 戰(zhàn)國時期,屬趙、魏。 秦屬上郡膚施縣。 漢屬上郡獨樂縣。 三國兩晉紛爭時,被羌胡占據(jù),為三城地。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屬化政郡革融縣。 西魏廢帝元年(552年)于境東北設開疆縣,于境西設撫寧縣并兼為撫寧郡治。 北周保定三年(563年)乞銀城設銀州。 隋大業(yè)三年(607年)撤銀州,設雕陰郡。 唐貞觀二年(628年)廢雕陰郡,改設銀州郡,復設撫寧縣。 五代十國轄于定難軍。 宋朝,銀州被西夏統(tǒng)治,在縣城紅花坪建畢家寨,寶元二年(1039年)改為米脂寨。 元豐四年(1081年)宋軍收復,始建米脂城。 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設米脂縣,屬綏德州。 元為陜西行省延安路綏德州管轄,建村社、里甲兩級基層政權。 明清為鄉(xiāng)、里、甲三級政權。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順政權,改名天?h,隸陜西布政司延安府綏德州。 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占領天?h復稱米脂縣。 1913年屬榆林道,1921年設區(qū),1928年屬省,1934年改保甲制,1935年屬榆林第一督察區(qū)。 1937年7月15日,劃屬陜甘寧邊區(qū),隸屬綏德專區(qū)。 1942年建臨時人民政權─米脂縣務委員會,屬邊區(qū)政府綏德分區(qū)。 1943年米脂解放,1944年米脂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設銀城市、何岔、桃鎮(zhèn)、印斗、民豐、民權、龍鎮(zhèn)、臥羊9區(qū)(市),下轄59鄉(xiāng)487村。 1949年屬綏德專區(qū)。 改全縣9區(qū)60鄉(xiāng)為8區(qū)(市)51鄉(xiāng)。 1955年5月,米脂縣人民政府改稱米脂縣人民委員會。 1956年9月,米脂劃入榆林專區(qū)。 1958年9月,撤銷區(qū)鄉(xiāng)制,成立城關鎮(zhèn)、楊家溝、桃鎮(zhèn)、印斗、高廟山、沙家店、龍鎮(zhèn)、杜家石8個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10日,葭縣與米脂合并,稱米脂縣。 翌年3月,葭縣8個人民公社和榆林縣鎮(zhèn)川、清泉人民公社,橫山縣傅家坪人民公社先后并入米脂縣,轄18個人民公社873個生產(chǎn)隊。 1961年6月,全縣18個人民公社調(diào)整為39個人民公社,1112個生產(chǎn)大隊。 9月1日,米葭縣分設,恢復原建制,米脂縣調(diào)整為13個人民公社,345個生產(chǎn)隊。 1968年2月13日,成立“米脂縣革命委員會”。 1980年6月1日,撤銷“縣革命委員會”,恢復縣人民政府。 1984年7月1日,人民公社、生產(chǎn)大隊、生產(chǎn)隊建置撤銷,改為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自然村建置,12月設米脂鎮(zhèn)、桃鎮(zhèn)鎮(zhèn)、龍鎮(zhèn)鎮(zhèn),并從城郊鄉(xiāng)分出十里鋪鄉(xiāng),共轄3鎮(zhèn)12鄉(xiāng)。 2000年榆林地區(qū)行政公署撤區(qū)改市歸榆林市管轄。 2001年末,全縣轄城關鎮(zhèn)、沙家店鎮(zhèn)、杜家石溝鎮(zhèn)、桃鎮(zhèn)鎮(zhèn)、印斗鎮(zhèn)、楊家溝鎮(zhèn)、龍鎮(zhèn)鎮(zhèn)、城郊鄉(xiāng)、郭家砭鄉(xiāng)、郭興莊鄉(xiāng)、橋河岔鄉(xiāng)、十里鋪鄉(xiāng)、高渠鄉(xiāng)、李站鄉(xiāng)、姬岔鄉(xiāng)7鎮(zhèn)、8鄉(xiāng),共有15個鄉(xiāng)鎮(zhèn)。 |
秦屬上郡,西漢惠帝五年(前190)在境內(nèi)設圜陰縣,東漢末縣廢。 北周保定二年(562)于境西北部設中鄉(xiāng)縣。 隋開皇元年(581)改名真鄉(xiāng)縣,南部是延?h轄地。 宋至道(995-997)后被西夏占領,縣廢,元豐五年(1082)收復,設葭蘆寨,元符二年(1099)改設晉寧軍。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為晉寧州,二十四年(1184)改為葭州。 明洪武七年(1374)撤銷州制,設立葭縣,十三年(1380)復設葭州。 乾隆元年(1736年)改為縣級州,隸屬榆林府。 全境分三里,下屬七都,轄車會、響石、界牌、開光、德勝、岔道鋪、古木、神泉、烏龍鋪、浮圖峪、倍甘、螅蜊峪共十二地方1913年撤銷葭州復設葭縣。 1913年改為葭縣。 1934年,十二地方改編為十二聯(lián)保,縣城另設1個聯(lián)保,全縣共設13個聯(lián)保。 1940年后屬綏德分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設為13個鄉(xiāng)公所。 1942年將德勝、界牌兩個鄉(xiāng)劃歸神府縣,開光鄉(xiāng)劃歸榆林縣,其余10個鄉(xiāng)改稱區(qū),共轄55個鄉(xiāng)。 1944年1月,葭縣人民政府成立,仍屬綏德分區(qū)。 1946年10月,將榆林縣報恩鄉(xiāng)、金明鄉(xiāng)、安崖鄉(xiāng)并入葭縣,新設毛谷區(qū)(后改稱葭蘆區(qū))、開光區(qū)。 1947年又將榆林縣常樂鄉(xiāng)、雙建鄉(xiāng)并入葭縣,改設常樂區(qū)、雙建區(qū)。 至1949年,轄城關、葭蘆、螅鎮(zhèn)、烏鎮(zhèn)、倍甘、店鎮(zhèn)、神泉、通鎮(zhèn)、車會、響石、古木、開光、雙健、常樂14個區(qū)、74鄉(xiāng),295個行政村、879個自然村。 1956年10月,葭縣改屬榆林專區(qū)。 1958年12月10日并入米脂縣,1961年9月1日復設葭縣,設23個人民公社。 1964年9月,因“葭”字生僻,經(jīng)國務院批準,改為佳縣。 1984年7月改人民公社為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生產(chǎn)大隊為村民委員會,轄23個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653個村民委員會。 1989年3月劃出下高寨鄉(xiāng)16個村新設樓家坪鄉(xiāng)。 1997年12月,方塌、王家砭、金明寺、店鎮(zhèn)4個鄉(xiāng)改為建制鎮(zhèn),至此,轄8鎮(zhèn)16鄉(xiāng)。 2000年榆林地區(qū)改為榆林市,佳縣屬之。 2001年11月撤銷神泉鄉(xiāng)并入佳蘆鎮(zhèn);撤銷西山鄉(xiāng)并入通鎮(zhèn);撤銷下高寨鄉(xiāng)、樓家坪鄉(xiāng)并入烏鎮(zhèn)。 2011年6月28日,又撤銷劉家山鄉(xiāng)并入烏鎮(zhèn);撤銷峪口鄉(xiāng)并入佳蘆鎮(zhèn);撤銷官莊鄉(xiāng)并入金明寺鎮(zhèn);撤銷興隆寺鄉(xiāng)并入朱官寨鄉(xiāng),設朱官寨鎮(zhèn);撤銷朱家坬鄉(xiāng),設朱家坬鎮(zhèn);撤銷螅鎮(zhèn)鄉(xiāng),設螅鎮(zhèn)。 至2011年末,轄11鎮(zhèn)5鄉(xiāng),653個村民委員會和8個居民委員會。 |
秦漢屬上郡膚施縣,后屬東隰城縣、河東藺縣。 北魏始設政和縣,西魏廢帝元年(552)改設延陵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名延?h。 唐武德六年(623)在境內(nèi)僑設3州7縣,貞觀二年(628)廢。 宋至道(995-997)后被西夏占領,縣遂廢。 元豐四年(1081)收復,在境內(nèi)設置吳堡寨。 金正大三年(1226)改設吳堡縣,元至元元年(1264)撤銷縣制,二年復設;二十八年(1291)升為吳州,元貞元年(1295)撤銷吳州,復設吳堡縣。 明洪武十年(1377),廢縣并入綏德州。 十三年(1380)恢復縣制,隸延安府葭州。 清乾隆元年(1736)改隸于綏德直隸州。 1913年屬延綏榆道。 1928年屬省。 1935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qū)。 1936年縣治移今址。 1940年屬陜甘寧邊區(qū)綏德分區(qū),縣治由舊址遷到宋家川鎮(zhèn)。 1956年撤銷綏德專區(qū),改屬榆林專區(qū)。 1958年撤銷吳堡縣,轄地并入綏德縣,1961年恢復縣制,屬榆林專區(qū)。 2000年屬榆林市至今。 2001年張家墕鄉(xiāng)并入宋家川鎮(zhèn),2002年11月于家溝鄉(xiāng)并入郭家溝鄉(xiāng),并改為郭家溝鎮(zhèn)。 共轄4鎮(zhèn)4鄉(xiāng)。 2011年6月丁家彎鄉(xiāng)并入岔上鄉(xiāng),并改岔上鎮(zhèn),薛下村鄉(xiāng)并入寇家塬鎮(zhèn)。 共轄6個鎮(zhèn)。 |
夏商屬雍州。 殷商晚期,為北方部族鬼方領地。 春秋為白狄族居地。 秦漢屬上郡膚施、陽周2縣。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設朔方縣,屬東夏州朔方郡。 隋先后分屬雕陰郡綏德、城平、延?h。 西魏大統(tǒng)初于今縣西北折家坪附近設綏德郡,大統(tǒng)十二年(546)置綏德縣為郡置。 隋開皇三年(583)郡廢,隋末縣廢。 唐武德元年(618)分屬并州道綏州城平、延福;貞觀九年(635)置渾州、寬州,后合并設為寬州。 北宋初屬陜西路、永興軍路城平縣。 康定元年(1040)筑土城,宋仁宗賜名青澗,元豐七年(1084)設青澗城,屬永興路綏德軍。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青澗城升為青澗縣,隸鄜延路綏德州。 蒙古至元四年(1267)懷寧縣并入青澗。 元屬延安路綏德州。 明洪武四年(1371)改為清澗縣,屬延綏鎮(zhèn)榆林道;崇禎十六年(1643)改為天波府。 清順治二年(1645)復稱清澗縣。 雍正三年(1725)綏德州升為直隸州,清澗縣屬直隸州。 1913年屬陜西省榆林道。 1926年廢道,為省直轄縣。 1936年1月建立陜北省清澗縣蘇維埃政府。 1940年成立清澗縣人民政府,屬綏德分區(qū)。 1949年5月,隸屬陜北行署綏德分區(qū)。 1950年1月,屬陜西省綏德分區(qū)所轄。 1956年10月隸榆林專區(qū)。 1958年12月,并入綏德縣,1959年3月,清澗成為中心鄉(xiāng),仍隸榆林專區(qū)綏德縣。 1961年,恢復清澗縣,屬榆林地區(qū)行政公署管轄。 2000年,榆林地區(qū)改為榆林市,清澗縣屬榆林市轄縣。 2001年,撤銷寨溝鄉(xiāng),并入解家溝鎮(zhèn),撤銷東拉河鄉(xiāng),并入李家塔鎮(zhèn)。 轄石嘴驛、折家坪、解家溝、店則溝、高杰村、李家塔、玉家河、師家園則8鎮(zhèn),郝家墕、樂堂堡、下二十里鋪、雙廟河、老舍窠、二郎山、石盤7鄉(xiāng)和秀延街道辦事處。 2011年7月7日,二郎山鄉(xiāng)并入解家溝鎮(zhèn),郝家墕鄉(xiāng)并入石咀驛鎮(zhèn),樂堂堡鄉(xiāng)并入寬州鎮(zhèn),撤銷秀延街道辦事處。 轄石嘴驛、折家坪、解家溝、店則溝、高杰村、李家塔、玉家河、師家園則8鎮(zhèn),下二十里鋪、雙廟河、老舍窠、石盤4鄉(xiāng),有639個村民委員會和4個居民委員會。 |
春秋為白狄之地,后歸晉國。 戰(zhàn)國時屬魏國,后歸秦。 秦至西漢,屬陽周縣轄區(qū)。 東漢屬膚施縣。 北魏神龜元年(518)在北部設立大斌縣,南部屬于城中縣(隋代改為城平縣)。 北宋至道年間,被西夏占據(jù)。 治平四年(1067),后漸收復,歸永興軍路延州管轄。 元符二年(1099),改歸永興路綏德軍,威戎堡屬延安府。 金正大三年(1226),升綏平、懷寧寨為綏平、懷寧縣,改克戎寨為定戎縣,屬鄜延路綏德州。 元至元四年(1267),懷寧縣并入清澗縣,定戎縣并入米脂縣。 明代分屬延安路綏德州、清澗縣、米脂縣,隸延安府。 清屬綏德州。 民國年間分屬陜西省綏德、清澗、米脂、衡山縣。 橫山隸陜西省第一區(qū)專員公署,綏德、清澗、米脂隸陜西省第二區(qū)專員公署。 1935-1936年夏,本境部分地區(qū)歸米西縣、秀延縣等蘇維埃政權。 1940年2月,歸屬陜甘寧邊區(qū)政府。 1941年8月,綏德警備區(qū)在雙湖峪鎮(zhèn)設立綏米清安邊辦事處,擬在西川籌建一個新縣。 1942年9月,籌建完畢,命名為西川辦事處,將原綏德、米脂、清澗等縣邊界處的插花地區(qū)劃歸辦事處管轄,隸屬于陜甘寧邊區(qū)綏德分區(qū)專員公署,相當于一個縣級政權。 1942年,陜甘寧邊區(qū)政府設立西川行政區(qū)辦事處,同年改名綏西辦事處。 1943年11月,綏德專署擬將綏西辦事處更名為西川縣,并呈報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批準。 1943年12月,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發(fā)布命令,從1944年元旦起:“正式成立縣人民政府,為紀念革命先烈李子洲同志,命名該縣為子洲縣!1944年1月,子洲縣正式成立,隸屬陜甘寧邊區(qū)綏德分區(qū)。 1950年5月,隸屬陜西省綏德專區(qū)。 1956年10月,綏德專區(qū)撤銷,劃歸榆林專區(qū)。 1958年12月,子洲并入綏德縣。 1961年8月,恢復子洲縣建制,隸屬榆林專區(qū)。 1969年,屬榆林地區(qū)。 2000年7月,榆林地區(qū)撤銷,設立地級榆林市,子洲縣隸屬榆林市。 |
夏屬雍州,商為龍方地,西周被獫狁占據(jù),春秋戰(zhàn)國時為白狄地。 秦屬上郡北境。 漢代屬西河郡,置白土縣,后屬上郡,三國兩晉為羌胡地。 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后為后趙、后秦、大夏屬地。 北朝時先為北魏地,置石城縣,后改為銀城,屬上郡;后為西魏、北周地,置歸真郡。 隋置銀城縣,屬雕陰郡。 唐開元十二年(724)置麟州,天寶元年(742)改為新秦郡,乾元元年(758)復為麟州,領新秦、連谷、銀城三縣。 五代州制不變,先后屬晉、唐、北漢、周。 宋代仍為麟州,屬河東路。 乾德五年(967)升麟州為建寧軍,后改為鎮(zhèn)西軍。 政和四年(1114)廢銀城、連谷兩縣并入新秦縣。 南宋為“神木寨”,曾為金、西夏轄地,建制未變。 元初立云州于神木寨,至元六年(1269)廢州為神木縣。 明洪武六年(1373),改縣為神木堡,屬榆林衛(wèi)。 洪武十四年(1381)復置神木縣,屬葭州。 隆慶間改神木道,轄制葭州及神木、府谷、吳堡三縣。 清初,仍沿舊制。 雍正九年(1731)撤銷神木道,縣屬佳州。 乾隆元年(1736)屬榆林府。 1913年屬榆林道,1928年屬省。 1934年3月,陜北特委在境內(nèi)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jù)地。 同年9月成立神木縣革命委員會,轄馬鎮(zhèn),沙峁、賀家川、太和寨、楊家溝、黃草焉6個區(qū)。 1936年1月,中共神府特區(qū)成立,轄府谷、佳蘆、神木、佳北、榆林5個縣級蘇維埃政府。 1948年,神木全縣解放,神木縣人民政府成立;2017年,神木撤縣設市,縣級神木市由陜西省直轄,榆林市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