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diǎn)推薦 > 巴拉素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巴拉素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巴拉素”蒙古語意為有城堡或古城遺址的地方。
清初蒙民游牧于此,蒙語稱其為“討忽兔”,意為“鍋形地”。
清雍正年間(1723~1735)漢民建村于此,因此處原是蒙民游牧地,蒙語稱其地為“忽驚兔”,意為“有鹼的地方”,后以原蒙語地名為村名。
清康熙年間(1662-1722)漢民在此居住建村,據(jù)傳蒙女巴汗蘇魯在此放牧,以人名稱地名,意為“小珊瑚的住處”。意譯“巴汗”為小,變音“蘇魯”為“旭呂”,故名。
清康熙年間(1662-1722)漢民在此居住建村,據(jù)傳蒙女依肯蘇魯在此放牧,以人名稱地名,意為“大珊瑚的住處”。意譯“依肯”為大,變音“蘇魯”為“旭呂”,故名。
傳說原舊廟灣村的祖師廟年久失修,破爛不堪,祖師顯靈要移于此灘地新建廟宇,故稱為“新廟灘”。清中葉邊地開放,漢民出邊墾種者日多,先后在此灘地居住。因住戶分散,形成多個居民點(diǎn),但對外統(tǒng)稱“新廟灘”。
此地在舊時運(yùn)鹽大道四馬路上。清嘉慶年間(1796~1820)曾在此處開店留客,因店門口有兩株大樹,邊往人稱其店為“大樹店”,后傳叫中轉(zhuǎn)化為“大順店”。清道光年間逐漸發(fā)展為村莊。境內(nèi)有任家峁、柳家灘、王家峁、吳家峁、黃土梁5個居民點(diǎn)和營盤灘1個廢村,對外統(tǒng)稱“大順店”。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建村于白色土質(zhì)的古城遺址(西夏時古城遺址)處,故得名“白城臺”。
境內(nèi)有兩較大村分別為“三卜樹”、場丈灘“,故名。
清雍正年間(1723~1735)漢民在此建村,因此處原是蒙民“討討”居住和放牧的灘地,故得名“討討灘”。沿用原蒙語地名為村名。
原為“元灘”、“大灘”兩個連接的灘地,后合稱之為“元大灘”。清乾隆初期(1736~1775)漢民逐步遷居此灘,因居住分散,形成13個小村(居民點(diǎn))、1個自然村,對外統(tǒng)稱“元大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