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吐翠
黃龍洞在棲霞嶺北麓,又名無門洞、飛龍洞。原稱“護國仁王院”。宋淳右年間,傳江西黃龍山和尚來此建寺行,忽一日黃龍隨之飛來震地,山巖一處裂開似龍嘴,清泉從中噴涌,故稱“黃龍?zhí)丁。原為佛寺道觀所據(jù),后辟為山林公園,以水池為中心,疊石點綴,亭臺毗接,花木圍繞,古樹修篁掩映,山崖上方置雕塑巨型黃龍頭,龍嘴中有清泉瀝瀝下瀉。
黃龍洞翠竹茂密,有剛勁挺秀的毛竹、竿細(xì)色深的紫竹、矮茸可愛的菲白竹,以及罕見的形方帶刺的方竹等等,品種頗多,株株吐翠。因名“黃龍吐翠”,成為新西湖十景之一,F(xiàn)辟圓緣民俗仿古游樂園,有“求緣”、射箭、觀燈、演出等助興。
西湖北山棲霞嶺北麓,茂林修竹深處,隱藏著頗具道教洞天福地氣象的黃龍洞古跡南宋以來這里作為湖上五大祀龍點之一而享有盛名清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黃山積翠》一景即指此一九八五年,集宗教文化內(nèi)涵與寺觀園林景象于一體面的黃龍洞辟建為仿古游樂園,入選新西湖十景。
黃龍洞山門到二門之間,有一段長而曲折的游步道,若從空中俯看,猶如一條游龍沿路古木修篁,花草清池,矮墻漏窗,頗多可賞景物。它在寺觀園林構(gòu)成上稱為《導(dǎo)引》,就像一支前奏曲,對游人起著由俗入清、調(diào)整心、漸入佳景的作用。
黃龍洞的假山,以渾重的黃砂石塊依照山勢、地形的起伏抑揚而砌筑,或孤峰獨立或聚石造型,或堆疊成峰。遠(yuǎn)望,石峰如林,重巒疊翠;入內(nèi),迷離曲折,剔透空靈,雄渾格與秀逸兼而有之。這與蘇州園林假山以精致典型見長的風(fēng)格迥然有別,顯示了山林寺觀造園藝術(shù)貼近自然、融合自然,深具匠心而又不著痕跡的長處與魅力。
黃龍洞竹景歷史悠久,竹徑通幽又是一絕。剛勁挺秀的大毛竹高達十多米,匯林成海;小巧的菲白竹卻又矮至二三十厘米,茸茸可愛;竿細(xì)色深的紫竹,據(jù)說早先引種自普陀山;羅漢竹、筆桿竹、黃金嵌碧玉竹等點綴在假山、庭園等處,風(fēng)韻蕭爽。最值得一看的是方竹的竹,體方有如削成,而勁挺堪為柱杖,亦異品也。竹多,筍也多。每年清明前后,小雨初霽,暖風(fēng)拂面,這里的墻邊、路旁、山腳、庭后,隨處有春筍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塊,勢不可擋;有的兩三叢生,競爭激烈。寧靜的黃龍洞園里園外,洋溢著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