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城址位于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駐地一條山鎮(zhèn)西25公里老虎山北麓,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筑城,城周約1700米,城垣高12米,四面筑有半圓形城,城門南向,外筑甬城,形似0�,F(xiàn)甬城已毀,東北城有損壞,其余保存尚好。
城四周有護城河,寬約6米,深1~2.5米,是一道完備的軍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兩代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據(jù)《永泰城記》載,清雍正皇帝二年,忠信公岳鐘琪回鄉(xiāng)祀祖,見龜城之形建議說,永泰城雖建造似龜形,但未有五臟,宜補之,遂在城內(nèi)為鑿五眼井,以補龜城之五臟,并在北城角設(shè)一大池,叫“甘露池”,合諸井并各為二腑,以補龜城地脈,增添龜城之靈氣。古城內(nèi)原有大佛寺、諸神閣、玉皇殿和數(shù)道牌樓等古建筑群。
永泰城是一個介于高山、戈壁、黃河、沙漠、綠洲相交匯的地方,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給這座古城留下了非常寶貴的人文生態(tài)遺產(chǎn)。
從永泰城所處的位置來看,它是蘭州北部的戰(zhàn)略屏障,從這里向東渡過黃河,經(jīng)高平(固原)、平?jīng)�、涇陽等地可以抵達長安,向西沿古驛道經(jīng)寬溝、裴家營、大靖營等地可以抵達絲路重鎮(zhèn)武威。
永泰城周邊都是一馬平川的戈壁灘,當?shù)厝税延捞┏潜泵娴幕臑┓Q之為永泰川、草窩灘,南面是山大溝深的老虎山,東西兩面則是絲路古道和長城。
由于明代中央政府防守的重點是北方的瓦剌、韃靼等蒙古部眾。因而,永泰城址就選在了面臨平川,背靠大山,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站在永泰城上就能看到,永泰城北面一馬平川,是排兵布陣的好地方;后面則是山大溝深的老虎山,是退守隱蔽的好去處。敵軍進則無險可倚,我軍退則有山可藏,可謂是占盡地利。
永泰城形似金龜而馳名,它的建成有重要的軍事意義。從建成至今,經(jīng)歷了四百多年的滄桑,岳鎮(zhèn)邦、岳升龍、岳鐘琪祖孫三代對龜城的影響,使永泰城聲名遠播。
2006年5月,永泰城址作為明代的遺跡,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永泰村:永泰村…… 永泰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