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橋又名屏壺橋,位于寧鄉(xiāng)縣巷子口鎮(zhèn)。橋橫跨在南宋狀元易祓故里識山樓(今無)與屏壺山易祓墓(今存)之間的溈水河上。橋有呈菱形石墩3個,全部由方形花崗石規(guī)整砌成。墩高4米,寬2.5米,長4米。迎水面為尖角,雕刻有巨型蜈蚣,意為鎮(zhèn)懾水龍。橋面由4塊長方形花崗石搭建而成,寬2米,兩兩相接。每塊橋面花崗石寬1米,高1米,長12.5米,重約50噸,雄偉壯觀,至今保存完好。
橋的一頭,屏壺山西側(cè)山麓有易祓祠堂,堂中供奉易祓像,堂前有石人、石馬、石羊、石虎、華表石柱各一對。穿過堂后側(cè)36級花崗石臺階而上,即為易祓墓。
易祓(1156--1240),字彥章,號山齋。南宋淳熙一t一二年(11s5)中進(jìn)士,殿試第一,時稱“釋褐狀元”。官禮部尚書、翰林院直學(xué)士,為孝宗、寧宗、理宗三朝重臣。易祓力主抗金,諫言“敵國有必犯之勢,中國有必勝之理”,“敵國為外強(qiáng)中干之人,僅延喘息”。59歲遭貶,返歸故里,閉門著述十余年,著《周易總義》。理宗時重召入京,授朝議大夫,封寧鄉(xiāng)開國男,食邑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