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塢村委會簡介
對塢村委會以轄區(qū)內(nèi)對塢片村而得名,在村南部丘陵河谷地帶,所轄9個自然村,多分布在橫槎水兩岸,全村共有320戶,總?cè)丝?190人,水田面積1210畝,森林1.2萬畝,地域面積約21平方公里。建國前夕,轄區(qū)屬信義鄉(xiāng)第四保,1949年屬賦春區(qū)黃崗鄉(xiāng),1950年劃入七區(qū),1952年屬對塢鄉(xiāng),1956年屬甲路鄉(xiāng),1958年屬賦春公社對塢大隊,1961年劃入甲路公社,1963年重屬賦春公社,1952年復(fù)歸甲路公社,至2006年又屬賦春鎮(zhèn)。
【上對塢】村委會駐地,北距甲路5公里,位橫槎水兩岸的小丘上,明洪武年間(1368—1398)。對塢口(村前河斜對面,今已連成一村)汪姓建居,因處對塢口河上游數(shù)百步,故名。
【黃家】婺北石門黃姓遷此,已22代,北距甲路3.5公里,村東靠山,西臨橫槎水。
【大呈】在甲路南偏東7.5公里的山塢里盡頭,清初,邑內(nèi)桃溪坑頭潘乙喜建樹。
【梅坦】北距甲路4.5公里,清朝中葉,本邑賦春福亭店張姓建樹,地處橫槎水東岸長有梅樹的平坦上。
【洪源】以洪姓始居得名。(胡氏宗譜丁邑內(nèi)龍山坦頭(早廢)胡青三遷入,沿用原名,已26代,在甲路南偏西7.5公里的山塢盡頭。
【下對塢】北離甲路5公里,,明洪武間(1368-1398)對塢口(今上對塢)汪姓建居于上對塢村南部的橫槎水兩岸,故名。
【石山下】本邑清華洪村洪姓遷此,已27代,村處河曲西倚亂石山麓,故名,北距甲路6公里。
【項源】以項姓始居而得名,后衰,轉(zhuǎn)遷樟睦項村,約公元1450年應(yīng)嚴(yán)公十二世祖遷至石田村(今項源村)至現(xiàn)已有37代,五百五十多年村史,本邑清華甲椿(今甲村)李姓遷此,在甲路南偏東7公里的山塢內(nèi)。
【延村】在甲路南偏東7.5公里的橫槎水河灣處,河水蜿蜒環(huán)繞得名,弦高鎮(zhèn)(今紫陽鎮(zhèn))朱姓遷此,已31代,后有孔村潘姓遷入合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