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江蘇省 > 蘇州市 > 吳江區(qū) > 太湖新城(松陵街道)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太湖新城(松陵街道)文化旅游景點

[移動版]

蘇州市青少年科技館

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動中心坐落在吳江區(qū)中山南路與體育路交匯處,占地30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3000平方米,總投資約1.2億元,分設科普展示活動區(qū)、文化藝術培訓區(qū)、大型活動與學術會議區(qū)和辦公服務區(qū);顒又行牡奶厣莾绅^合一?萍拣^館內總設備投資約2000萬,其中有85%的展品是互動的,在全國科技館展品互動比例中是最高的,它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生動地反映了經典的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顒訁^(qū)分設科技活動展覽館、天文臺、數字球幕影院、4D動感影院、兒童樂園等五個部分。場外有紅領巾廣場和國防教育園。里面的140多件科技展品,以高科技含量、高互動性、高趣味性緊緊抓住了青少年的心,有效地推進了科學知識在廣大青少年中的普及。在一百四十多件

吳江文廟

吳江文廟,亦名吳江孔廟。全國最早建造的孔廟在山東曲阜,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卒,翌年即以曲阜孔子故宅立廟。漢以后歷代帝王多崇奉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學,敕令在京城和各州縣建造孔廟。據說全國孔廟最多時達3000余座,隨著歲月流逝,滄海變桑田,至今各地孔廟尚約有300座。偌大一個中國,僅存這么些孔廟,而吳江作為一個縣級市擁有其一,不可不謂之幸甚。吳江孔廟坐落在吳江中學校園內,始建于宋紹興年間(1131—1162),至淳祐年間(1241—1252)先后建大成殿、崇圣祠、通號舍、琴書樓、登龍橋等,宋代末悉毀于兵燹。元至元元年(1335年)至至正十年(1350年),重建正殿,塑圣賢像,建欞星門、儀門、戟門等建筑。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

吳江垂虹遺址公園

吳江垂虹遺址公園位于江蘇省吳江區(qū)松陵鎮(zhèn)東門外,垂虹橋素以“江南第一長橋”而名聞遐邇。垂虹景區(qū)是在垂虹橋遺址上建成的公園,占地面積為6公頃。境內一塊巨大的石頭上刻著有關垂虹遺址的傳說,旁邊就是兩截;垂虹古橋;的殘影。其景區(qū)利用古典園林的手法塑造垂虹景觀空間,將周圍綠化、小河流水、垂虹橋遺址、華嚴塔有機結合,承接明代造成園專家計成造園的特色,突出了吳江地方文化景點。華嚴塔建于宋元祐四年(1089),在縣城東門外寧境華嚴講寺內,四面七級,俗稱方塔。在民國初年倒塌,建塔的磚中,都藏有墨寫的華嚴經卷,可惜這些經卷大都流失,有的還流失到了國外。吳江市委市政府把重建華嚴塔列為2004年政府重點工程之一。重建華嚴塔工程于2004年5月開工建造,20

吳江松陵公園

松陵公園位于吳江區(qū)東面,原垂虹橋畔,占地1.85公頃,綠地率達71%,屬市級綜全性小公園,該公園始建于一九三三年,改革開放后,在政府的重視下得以全面恢復,現園內建有人造水景、土丘、亭、榭、曲廊、樓等景點,還有兒童樂園,景觀布局合理,錯落有致,綠樹成蔭,環(huán)境優(yōu)美,能滿足不同層次的人游玩。吳江公園因在吳江市區(qū)的松陵鎮(zhèn),人們往往又叫松陵公園,是一座民國時當地士紳集資所建的現代公園。民國23年(1934年),選址在縣城內靠近東門的七陽山,建設一座現代風格的公園,此園共分三期建成,有中山紀念堂、息樓、四面廳等建筑,抗日戰(zhàn)爭時期侵華日軍對公園進行了破壞。解放后,人民政府對公園進行了整修,增加了許多名貴樹木。但文革浩劫期間又遇到破壞。1981年開

松陵泰安橋

松陵泰安橋俗名新橋,位于吳江市松陵鎮(zhèn)盛家厙老街區(qū),跨新開河(又名新橋河)。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始建。盛家厙原為松陵城東南商業(yè)街區(qū),商鋪比肩而立,熱鬧非凡。明嘉靖年間,邑人吳淓兄弟主持開鑿自吳淞江通城西燒香浜的新開河,將此城南地區(qū)分割為南北兩片,新開河上建此石橋以利商業(yè)街區(qū)的通行。橋毀于咸豐戰(zhàn)火,清光緒十八年(1892)重建,松陵人稱之為新橋。單孔拱橋,南北走向。全長13米,寬3.35米,矢高4.4米,跨徑4.65米。兩堍都有橋臺。由南向北17級,由北向南16級。南橋臺正南4級,東5級,西3級臺階,橋臺面1.6×4.4米,北橋臺正北4級,東6級,西4級臺階,橋臺面1.62×4.44米。整座橋由花崗石構筑而成,有花崗石橋欄。橋面龍

吳江公園

吳江公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松陵鎮(zhèn)。吳江公園是目前松陵城區(qū)最大的綜合性公園,開園之初主要通過招商經營、場地出租的方式來建設游樂項目,2001年公園投入建設了開心城。于1992年籌建的吳江公園,園中樹木成形,植被豐茂,名副其實地成為了城市的綠肺。公園管部門將最大限度地保持園中的綠量與景觀,依據市民的需要增設運動與鍛煉的設施和空間。園中Wifi已經達到全覆蓋,隨時隨地可以免費上網,且內有游船可供游客游玩。位于公園西南角,占地1500平方米的晨練場由兩塊場地構成,這里主要為團體的中老年人晨練提供方便,場地配有免費的電源,場地-各有一圈健身路徑。位于原兒童樂園舊址的輪滑場占地3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的輪滑區(qū)按單排四輪的標準設計,作為

樸澤橋

松陵鎮(zhèn)樸澤橋俗稱王家橋,在松陵鎮(zhèn)直港村。拱形單孔,東西走向,跨樸澤港,遂稱為樸澤橋,橋長13.5米,堍寬2.2米,頂寬1.85米,F橋面無欄石,除橋面石級和部分龍筋、間壁外,全橋大部分用青石構筑。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始建,券石刻有“明嘉靖乙卯五月”七字。清康熙三年(1664)重修。1994年10月曾進行大修。1997年9月列為吳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運河古纖道

吳江區(qū)運河古纖道,全長約1800米,始建于唐,重建于元至正年間,所以又稱“至正石塘”,明清兩代多次修葺,現存駁岸的巨型青石即為元代遺存。吳江運河古纖道,位于吳江汽車站的東側。一位當地的王姓村民告訴記者,這里原先遍布夾竹桃和雜草,沒有路,也沒有人。但,就在幾天前,一些工人過來忙碌開來,除去雜草,才有了今天這段長約200米、寬5米的平整土地。這便是古纖道。斑駁的大青石,遠遠延去。這位村民很夸張地做了個纖夫拉纖的造型,說,幾百年前,那些沉重的船只就是靠纖夫這樣艱難地拉動。說話間,他又彎下身,說,身體放低了,才有力。歷史不會重現。但青石板上凹與凸,倒也能讓人有些聯想──那些凹處,怕是纖夫粗硬的腳趾力透石板所致吧;那些泛著亮光的地方,或許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