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武漢市 > 江夏區(qū)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歷史沿革

[移動版]

江夏區(qū)境內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定居。

東周至春秋期間屬鄂王地。

戰(zhàn)國時屬楚國。

秦時屬南郡治地。

漢高祖六年(前201)置江夏郡,設沙羨縣,治涂口(今金口),是武昌建縣之始。

東漢建安末年,分江夏郡為兩郡,沙羨屬南江夏郡。

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孫權筑夏口城,是為最早的武昌城,并設武昌郡,郡治夏口城,而以沙羨縣屬之。

黃龍元年(229),孫權筑金口(涂口)堡,為沙羨縣治,后封沙羨侯,沙羨侯孫奐降魏,省沙羨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復置沙羨縣,治夏口城,屬荊州。

東晉咸和年間(327-334)僑置汝南郡,于太元元年(376),省郡治,并沙陽置汝南縣,治涂口。

太元三年(378)沙羨縣劃入汝南縣,屬于江夏郡。

東晉時夏口城三度為荊州州治。

在南北朝,汝南縣仍治涂口,屬于郢州江夏郡,州治夏口城,夏口城初稱郢城。

隋開皇九年(589)滅陳,置鄂州,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縣治由涂口遷至郢城,郢城亦為鄂州州治。

由隋至清,江夏縣名一直沿用。

唐貞觀年間(627-649)江夏屬山南道鄂州。

乾元初(758)屬江南西道鄂州。

元和初(806)屬武昌軍淮南道鄂州。

宋初改隸荊湖北路鄂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隸湖廣行中書省。

明太祖二年(1369)平定陳理后,置湖廣行中書省武昌府,江夏縣屬之。

清初沿明制,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湖廣為湖北湖南,江夏屬湖北省武昌府。

民國元年(1912),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屬江漢道。

民國16年(1927)廢道,屬省轄。

民國21年(1932),增設督察區(qū),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27年(1938)10月,武昌淪陷,次年5月10日在縣南積善鄉(xiāng)設敵后武昌縣政府,屬鄂南行政專署。

民國29年(1940)汪偽縣政府設于武昌城區(qū)。

民國31年(1942),中共鄂南黨政機關先后在縣南設咸武鄂政務委員會,開展抗日斗爭。

1945年日本投降。

9月,武昌縣政府遷回武昌城區(qū),屬第一行政專署。

1949年5月17日武昌解放。

同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城區(qū)成立,屬大冶專區(qū)。

1952年劃歸孝感專區(qū)。

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

1960年,縣治由武昌城遷至紙坊鎮(zhèn)。

1961年4月,復劃歸孝感專區(qū)。

1960年4月至1961年11月,武昌、嘉魚兩縣合并為武昌縣,不久分治。

1965年8月,劃歸咸寧專區(qū)。

1975年11月又劃歸武漢市。

1995年3月28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湖北省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qū)的批復》國函〔1995〕23號,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qū),以原武昌縣的行政區(qū)域為江夏區(qū)的行政區(qū)域,區(qū)人民政府駐紙坊。

1996年3月,成立武漢市江夏區(qū)人民政府,截止2018年12月31日未發(fā)生行政區(qū)劃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