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武漢市 > 硚口區(qū) > 長豐街道

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qū)長豐街道歷史沿革

[移動版]

元朝前,長豐地區(qū)已有人聚居且分布零散。

明、清,轄境屬漢陽縣鳳棲鄉(xiāng)。

明初,朱元璋頒令“江西填湖廣”,江西移民陸續(xù)遷入。

但因無屏障,變動頻繁。

《明嘉靖漢陽府志》記:“本朝鄉(xiāng)里共三十有五。

去今方百年,止存“在城”等十九里,而逃亡荒蕪又將半之。”嘉慶《漢陽縣志》記:“鳳棲里村落俱濱大江,帶以襄河,絕無屏障!鼻r,僅有拖路口(今舵落口)、竹臺寺兩村。

清同治七年(1868),紳耆韓家盈、羅光富等積資創(chuàng)修周長約四十里,高一丈至四五尺不等的長豐堤,圍成長豐垸,水患始輕,境民始穩(wěn)。

光緒三年又建起了西起通鎮(zhèn)寺、東迄百子堂(今硚口)的裕豐堤。

使原多孤立居住天然湖塘間的高地的村民逐步匯聚,形成了竹臺寺、拖落口、韓家崗為中心的蔡家廟、易家墩、韓家灣、陳家墩、肖家地等眾多自然村灣(后大多合并于額頭灣和東風村),漢北河(今已斷流消失)河灘碼頭,人居漸眾而成常碼頭。

境內漢水邊上先后建舵落口和羅家墩兩個碼頭,成為長豐地區(qū)糧食蔬菜的運輸港口,并各自形成一條繁華的老街。

大垸內同族世居的許多墩灣,以其姓氏命名,沿用至今。

光緒31年(1905)張公堤修成后,長豐地區(qū)的防洪能力進一步提高。

民國初,籌建川漢鐵路,從博學中學(今武漢市第四中學)穿越境域中部出舵落口,曾在永利、易家墩間修建夾堤,夾堤中修鐵路路基,因鐵路未成,其路基上世紀三十年代被改建為老漢宜公路,長豐南、北垸由此而成。

1899年漢口、漢陽分治,境域改屬漢陽府夏口廳。

1912年夏口廳改夏口縣,境域亦改從之。

民國時期,夏口縣撤消、漢口市建立后,1926年10月—1927年4月,境域屬第八區(qū);1927年4月—1938年10月,境域屬第十五區(qū)、第十六區(qū);武漢淪陷后的八年,被日軍強定為軍事區(qū);抗戰(zhàn)勝利后至武漢解放前,長豐地區(qū)屬中正區(qū)管轄。

1932年起,長豐地區(qū)一直實行保甲制度,至武漢解放始廢。

1949年5月武漢解放,市軍管會接管郊區(qū),成立長豐區(qū)公所;12月,長豐一帶成立三合、羅家、四聯(lián)、舵落、竺臺5個鄉(xiāng)。

1951年5月,長豐與惠濟、岱家山3個郊區(qū)區(qū)公所合并,稱武漢市第七區(qū),1952年8月更名為惠濟區(qū)。

1954年3月,長豐地區(qū)原有的5個鄉(xiāng)合并為銅廠、南垸、北垸3個鄉(xiāng)。

1955年2月,惠濟區(qū)撤消,長豐地區(qū)3個鄉(xiāng)改屬新成立的漢橋區(qū),1956年4月又合并為長豐鄉(xiāng)。

惠濟區(qū)撤消時,銅廠鄉(xiāng)南部(今南泥灣大道以南)另設韓家墩街道。

1958年4月,長豐鄉(xiāng)改稱西郊大社,與其他5個農業(yè)社,重新整合為9個大隊。

1958年8月漢橋區(qū)撤銷,西郊大社劃為東西湖蔬菜三場。

1960年7月,蔬菜三場劃歸硚口區(qū)管轄,稱長豐農業(yè)管理區(qū)。

1961年3月,長豐農業(yè)管理區(qū)改名硚口人民公社長豐南北垸分社。

11月,長豐南北垸分社分為長豐、新墩兩個人民公社。

1962年7月(一說10月28日),長豐、新墩兩個人民公社合并為長豐南北垸人民公社。

1964年8月,長豐南北垸人民公社劃歸復建的漢橋區(qū)。

1966年5月,長豐人民公社改稱南泥灣人民公社。

1972年4月恢復原名。

1975年2月,先鋒人民公社并入長豐人民公社。

1976年1月,長豐人民公社交由洪山區(qū)領導。

1984年2月,取消“政社合一”后,正式改稱長豐鄉(xiāng)。

1985年1月,洪山區(qū)江北部分撤消,長豐鄉(xiāng)青年路西的十三個村劃歸硚口區(qū),青年路東部分劃入江漢區(qū)。

1988年3月15日,長豐鄉(xiāng)東至常青路,南至漢丹鐵路、振興路,西至張公子堤(今園博園東路一線到漢丹鐵路止)、常騰街、武漢市振興四路,北至張公堤,約2.75平方公里區(qū)域劃歸江漢區(qū)。

2005年12月,長豐鄉(xiāng)撤鄉(xiāng)建街。

2011年3月,硚口區(qū)行政區(qū)劃調整,長豐街將額頭灣、舵落口、易家墩3個村和東風村的一部劃歸新設立的易家街;羅家墩、農利、紅星3個村和永利村的一部劃歸古田街;長青村和永利、建榮2村各一部劃歸韓家墩街;漢西村和常碼頭村一部劃歸宗關街;韓家墩街的天順園社區(qū)、宗關街的常碼、豐竹園2個社區(qū)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