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設(shè)九州屬荊州地。
《尚書·禹貢》(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人士托名大禹的中國第一篇區(qū)域地理著作)載“荊州之域”。
《尚書·禹貢·九州考》(梁啟超著)載:西至宜昌府之巴東,是荊州之界也。
《禹貢錐指》(清·明渭著):荊之西界,無可見。
約略言之,自巴東逾江西南為建始、施州。
夏末商初。
屬廩君巴國地。
《華陽國志》(東晉·常璩著)載:“禹會諸侯于會稽,執(zhí)玉帛者萬國,巴蜀與焉!敝。
西周至春秋中期,屬夔子國。
春秋中期至戰(zhàn)國魯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屬楚國南郡巫縣。
《古今圖書集成》(清·陳夢雷著)載。
巴東縣,周,夔子國。
戰(zhàn)國,屬楚。
《湖北省建置沿革》(蔡東藩著)載:巴東縣,楚之巫郡也。
秦。
屬荊州南郡巫縣。
《古今圖書集成》載:秦漢皆巫縣地,屬南郡。
漢。
西漢,屬荊州南郡巫縣。
東漢,獻(xiàn)帝初平元年(190)屬永寧郡巫縣,建安六年(201)屬巴東郡巫縣,建安二十一年(216)屬固陵郡巫縣。
《華陽國志》載:漢獻(xiàn)帝初平元年(190)分巴東郡為三郡,以魚腹(亦為人復(fù),今奉節(jié))為固陵郡,郡治白帝城。
三國。
蜀章武元年(221)蜀,宜都郡地。
吳黃武元年(222年)蜀吳猇亭之戰(zhàn)后劉備兵敗后并入?yún),屬吳北荊州建平郡巫縣。
郡治秭歸東。
清同治版《巴東縣志》載:初屬蜀,后入?yún),隸北荊州建平郡巫縣。
《三國會要》(楊晨著)載:魏立北巫縣,《明帝紀(jì)》作巫縣,(漢巫縣境屬南郡,有巫山,有白帝城,且南及巴東、建始、恩施等縣)。
吳永安三年(260)屬荊州建平郡地。
晉。
晉太康元年(280)屬荊州建平郡巫、秭歸縣地,郡治巫縣。
南北朝。
南朝。
宋,泰始五年(469)屬益州建平郡歸鄉(xiāng)縣,時置三巴校尉于白帝城,立府,郡治在今舊縣。
齊,建元二年(480)屬巴州建平郡歸鄉(xiāng)縣。
北梁,普通六年(525)屬信州信陵郡歸鄉(xiāng)縣,郡治移至今五里堆。
陳,太建二年(570)屬信州信陵郡,州治安蜀城,郡治今五里堆。
北朝。
周天和三年(568),屬樂鄉(xiāng)縣。
《湖北省建置沿革》載:泰始五年(469)分荊州之巴東、建平,益州之巴西、橦梓,三巴校尉于白帝城,以孫謙為巴東、建平二郡太守,立府以鎮(zhèn)“三峽蠻”。
普通六年(525)分置建平郡,秭歸、歸鄉(xiāng)(今巴東)、新浦(今建始)三縣置信陵郡,屬信州。
后周天和三年(568)廢郡,縣改名樂鄉(xiāng)縣。
隋。
隋初(589)屬信州樂鄉(xiāng)縣,廢郡,州治白帝城,縣治從五里堆移回舊縣坪。
開皇十八年(598)樂鄉(xiāng)縣更名為巴東縣,屬信州,州治白帝城,縣治舊縣坪。
巴東縣名始后無更名。
《天和郡縣外志》(唐·李吉雨著)載:后周天和三年(568)廢郡,縣改名樂鄉(xiāng)縣,隋開皇十八年(598)改為巴東。
清同治版《巴東縣志》載:隋曰巴東,自是縣名無改。
唐。
大業(yè)三年(607)屬梁州巴東郡,郡治人復(fù)(亦稱魚腹,今奉節(jié))。
武德二年(619)屬山南東道歸州,是年夔州分置歸州,州治秭歸。
天寶元年(742)屬山南東道巴東郡,郡由歸州改,郡治秭歸。
乾元元年(758)屬山南東道歸州,郡復(fù)為州。
五代:屬前蜀歸州,后唐同光三年(925)屬南平歸州,至后周顯德七年(960)歸宋。
宋。
北宋乾德元年(963)屬荊、湖北路歸州,咸平二年(996)分為荊湖北路。
南宋建炎四年(1130)屬夔州路歸州,紹興五年(1135)屬荊州湖北路歸州,紹興三十一年(1161)屬夔州路歸州,淳熙十四年(1187)復(fù),十五年(1188)又隸夔。
宋乾道年間(1165-1173)縣治從江北舊縣坪移至江南金子山麓。
清同治版《巴東縣志》載:唐設(shè)采訪使,宋設(shè)安撫司,初隸湖北路,后改隸夔州路。
俱歸州巴東郡。
元。
至元二十年(1283)屬湖廣行省歸州。
至正十五年(1355)隸屬四川行省歸州。
至正二十四年(1364)屬夏主明玉珍地。
明。
洪武九年(1376)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夷陵州、巴東縣。
隆慶四年(1570)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歸州。
《明史·地理志》載: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歸州、巴東縣,洪武九年(1376)改屬夷陵州。
隆慶四年(1570)還屬。
清。
順治元年(1644)屬南明(朝)歸州。
康熙三年(1664)屬湖北布政使司荊州府歸州。
康熙中期直隸于荊州府。
雍正七年(1729)屬湖北布政使司歸州直隸州。
雍正十三年(1735)屬湖北布政使司荊宜道宜昌府。
《清史稿·地理志》載:明置湖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旋設(shè)湖廣巡撫及總督。
順治三年(1644)分置湖北布政司,領(lǐng)湖入,并設(shè)湖北巡撫。
巴東縣,屬湖北布政使司荊州府歸州。
康熙中,直隸荊州府。
雍正六年(1728)屬直隸歸州。
雍正十三年(1735)改屬宜昌府。
《湖北省建置沿革》載:湖北布政使司,荊宜道,宜昌府,巴東縣。
明嘉靖版《巴東縣志》載:元,分巴東為新化二縣,(今屬野三關(guān)鎮(zhèn)境內(nèi))屬歸州。
明,初屬夷陵,后并新化為一縣屬歸州(分巴東為新化二縣,嘉靖后明清通志、縣志均所未錄)。
明末清初,野三關(guān)以南屬容美土司地。
《容美土司史料匯編》載。
容美土司(今鶴峰縣)轄地擴展至巴東南部,包括今楊柳池、連田、小龍、支峒、野三關(guān)、清太坪之桃符口、三里城、南潭、長灘、綠蔥坡、南方嶺。
設(shè)有長官司、副長官司、參將、千戶、族長、舍把等土官。
明嘉靖年間,巴東知縣為遏制容美土司擴展其轄地,遂設(shè)連田關(guān)、石柱關(guān)、野廂關(guān)(今野三關(guān))巡檢司和金雞口紅砂堡、施建要道八十里楊柳荒及三尖觀召化堡。
中華民國。
《湖北縣政概況》、《鄂西志稿》載:民國三年(1914)廢府制,直隸湖北省。
民國四年(1915)屬湖北省荊州南道。
民國十一年(1922)屬湖北省荊宜道(一說為1921年)。
民國二十一年(1932)隸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二十五年(1936)隸屬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二十八年(1939)直隸于湖北省。
民國二十九年(1940)復(fù)隸屬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qū)。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1月3日解放后,隸屬湖北省恩施專區(qū)。
1970年屬湖北省恩施地區(qū)。
1983年12月屬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4年縣人民政府駐地從老城遷至黃土坡新城。
1993年4月州更名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隸屬關(guān)系未變。
2002年9月,縣人民政府駐地從黃土坡新城遷至西瀼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