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村村位于花園鄉(xiāng)東南方向5公里處,東與永正、南溪村交界、南與胡村交界,西與乃灘村、合步村交界,北與東村村交界,總面積12.37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73萬多畝,耕地面積800多畝)。全村轄四個村民組(祠村、祠下、登原、登大),現(xiàn)有人口681人,正式黨員15名。
祠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森林資源豐富。一年四季樹木常青。境內(nèi)祠河流過,Y231道路穿過。村組公路交合祠路全長1.5公里,是旅游、避景的勝地。水庫、山塘7處,堰壩12座。境內(nèi)盛產(chǎn)竹、木、茶、柴。主要種植水稻、煙葉、棉花、瓜蔞等農(nóng)作物。
東漢年間就有古人居住,現(xiàn)村龍山腳下就發(fā)現(xiàn)漢朝古墓。唐朝末年,隨著檀姓家族的遷入,祠村在宋、明兩村歷史文化達到了巔峰。因宋、明兩朝時文武-達到八十多人。
祠村在歷史上與合步村共稱之為步頭村、石門鄉(xiāng)。與合步村、花園村又共稱之謂十里檀村和西溪。民國時期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隨著縣政府遷入南溪村,這里成為商販的云集之地因此得名半邊街。解放后因檀氏祠堂遠近聞名,十分氣派,改之謂祠堂鄉(xiāng)(含合步村),現(xiàn)稱祠村。
祠村文化氣氛濃厚歷史上出了四十多名進士,現(xiàn)我村改革開放后又考取了48名大學生。
在明朝時祠村檀家又賜封為文武世家,至60年代都有文武世家金匾掛于祠堂門樓之上。文化革命時期全毀。
祠村自然景觀獨特,歷史文化優(yōu)久,森林資源豐富是發(fā)展旅游的勝地。其中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是陽舒庵山脈之中的羅漢山的望江尖、羅漢竹;鐘山和鼓山上的竹海和峽谷之中瀑布群;吉祥庵的大峽谷以及筆架山上的金龜朝斗和龍洞吐煙等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