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浪卡子縣 | 隸屬:山南市 |
區(qū)劃代碼:540531 | 代碼前6位:540531 |
行政區(qū)域:西藏自治區(qū)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藏C |
長途區(qū)號:0893 | 郵政編碼:856000 |
轄區(qū)面積:約8109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3.28萬人 |
人口密度: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個鎮(zhèn)、8個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
浪卡子鎮(zhèn) | 540531100 | 1.5km2 | 浪卡子,藏語意為“白色鼻尖”。吐蕃時期屬約茹管轄。14世紀中期,帕竹地方政權 在此設浪子宗。1954年噶廈政府分設浪卡子、白地兩宗,歸洛喀基巧管轄。1…[詳細] |
打隆鎮(zhèn) | 540531101 | 打隆鎮(zhèn)系薩迦時期西藏三大古鎮(zhèn)(貢嘎縣杰德秀鎮(zhèn)、浪卡子縣打隆鎮(zhèn)、崗巴縣帕熱鎮(zhèn))之一,曾名達隆、達隆宗、打隆宗等。打隆鎮(zhèn)位于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西藏“三大…[詳細] | |
章達鄉(xiāng) | 540531200 | 550km2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章達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南部邊緣,距縣城158公里。面積550平方公里,人口0.33萬。轄下西、巴…[詳細] |
工布學鄉(xiāng) | 540531201 | 600km2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工布學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8年復改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40公里。面積600平方公里,人口0.33萬。轄蘇格、…[詳細] |
多卻鄉(xiāng) | 540531202 | 900km2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多卻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8年復改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86公里。面積900平方公里,人口0.27萬。轄熱瑪扎、下…[詳細] |
普馬江塘鄉(xiāng) | 540531203 | 500km2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64年建普瑪江塘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xiāng)。南與不丹接壤,距縣城70公里。面積500平方公里,人口0.07萬。轄那姆杰錯果…[詳細] |
阿扎鄉(xiāng) | 540531204 | 450km2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阿扎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42公里。面積450平方公里,人口0.13萬。轄頂巴、尤龍、阿…[詳細] |
卡龍鄉(xiāng) | 540531205 | 450km2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卡龍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4公里。面積450平方公里,人口0.18萬。轄卡龍、珠巴、…[詳細] |
白地鄉(xiāng) | 540531206 | 569km2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白地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羊卓雍湖附近,距縣城30公里。面積569平方公里,人口0.22萬。拉…[詳細] |
卡熱鄉(xiāng) | 540531207 | 550km2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卡熱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面積550平方公里,人口0.24萬。轄章麥、雄、學巴、布旺、嘎點、加…[詳細] |
地名由來:
1960年由浪卡子宗和白地宗改設,因原浪卡子宗址建在酷似人鼻子的窮曲山上得名,浪卡子藏語意為白色鼻尖,實指白色的鼻形山梁。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j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jié)果,浪卡子縣人口數(shù)量為3.28萬人,位列山南市各縣區(qū)人口數(shù)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西藏各縣市區(qū)人口數(shù)量排行榜第44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qū)人口數(shù)量排行第2810位。
2019年8月,2019年電子商務進農(nóng)村綜合示范縣名單出爐,浪卡子縣在列。
2018年9月,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nóng)村綜合示范縣名單出爐,浪卡子縣在列。
2018年8月,浪卡子縣獲得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qū)創(chuàng)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2018年2月,浪卡子縣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fā)展基本均衡縣(市、區(qū))名單。
基本介紹:
浪卡子縣地處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是山南地區(qū)海拔最高的縣,也是西藏自治區(qū)的邊境縣之一。面積802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0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萬畝,草場面積680萬畝??cè)丝诮?.1萬。轄16個鄉(xiāng),113個村民委員會。
浪卡子藏語意為"白色鼻尖"。吐蕃時期屬約茹管轄。14世紀中期,帕竹地方政權在此設浪卡子宗。1954年噶廈分設浪卡子、白地兩宗,歸洛喀基巧管轄。1960年,浪卡子宗和白地宗合并設浪卡子縣,打隆與嶺谷并設打隆縣,劃歸江孜專區(qū)管轄。1964年打隆縣并入浪卡子縣,劃歸山南專區(qū)管轄至今?h府駐浪卡子。
該縣屬藏南山原湖盆寬谷區(qū)。四周邊緣高突,中間呈低洼湖泊。境內(nèi)山峰眾
歷史沿革:
“十二邦”時期,浪卡子地方屬“努域靈古”努杰斯巴轄區(qū)。
吐蕃政權時期,浪卡子地方屬“約茹”。
14世紀中期,帕竹地方政權在此設浪卡子宗。
15世紀浪卡子地方歸仁蚌巴,南噶杰波氏族統(tǒng)治。
1751年,西藏地方政府對拉噶孜和嶺宗直接管理。
1912年,西藏地方政府設立洛喀基巧后,將兩個宗谿劃歸洛喀基巧。
1956年8月,自治區(qū)籌委會江孜基巧辦事處成立。
浪卡子、白地兩個宗和嶺、打隆兩個谿隸屬其管轄。
1960年1月,
區(qū)劃: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 |